没有质量的长寿对自己是一种惩罚

人人都向往长寿,总会有人表情夸张的说某某人活了九十多岁,某某人活了一百多岁,这时,我只想问一句,他是健康的长寿吗?

如果疾病缠身,或者行动不便,需要儿女不离身的照顾,那追求长寿是没什么意义的,那不叫长寿,那叫熬岁月,熬儿女;国人常说“好死不如赖活”,这种思维影响了我们对于“死亡质量”的认识。春秋时的《尚书》在谈到五福时,把长寿放在第一的位置,忽视“死亡质量”,现代医学认为“死亡质量指数”至少涵盖五个维度:最终医疗环境、人力资源、医疗护理负担程度、护理质量以及公众参与水平,这样才能提高“死亡质量”。

没有质量的长寿对自己是一种惩罚

在现实宇宙中已知的生命体里,人类的寿命不算最长,也不算很短。但人类利用自身的智力优势,为自身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生,不管你是要拯救全人类,还是只想过好自己的小日子,都有无数种选择和无数种可能,创造无数种可能性,或许就是人生的意义;可丰富的人生需要一个基础来支撑,这个基础就是生理机能,健康这个词就能代表这个基础的大部分意思;为了更长久的体会丰富的人生,人类自古以来就有着长生不老的愿望,而在实操中,这个愿望也在逐步地被实现,在当代生活条件和医学的加持下,人类的平均寿命远超古人;在古代,年过三旬就可以自称老夫了,而现在三十来岁还算是青年;但又有人说,人活得太老,其实是一种罪过,为什么这么说,其原因,就是生理机能的逐步丧失。

人生的意义在于丰富多彩的可行性,而人生的基础是生理机能,丧失了生理机能,丰富多彩的可能性也就丧失了,人生也就失去了意义,此时的活着不过是活着而已。试想一下,如果我们丧失了各种技能,我们吃不香;跑不动,看不清这个多彩的世界,不能有效地对环境事件做出分析,见到了漂亮的异性却心如死水,甚至丧失了对这个世界的所有认知,那么即便是能活上千万年,又有什么意义呢?如果如此,倒不如化归尘埃,以另外一种方式存在于这个世界,能够在丧失大部分生理机能之前,从容地离开这个世界,是最大的福分。

没有质量的长寿对自己是一种惩罚

所以,要坚持喝好水,吃好饭,睡好觉,适量运动的好习惯,积极调动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,让每一分生命力都发挥出最大的效能,当一切耗尽,我们会在短时间内死去。这样的好习惯不能让你长命百岁,但有最大的概率让你健康地死去。没有生活质量长命百岁其实没什么意义,能健康地死去才是最大的幸福,自己不受折磨,也不太拖累儿女。

正如作家巴金临终前说的那样:长寿对我是一种惩罚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养生就是提高自己的“死亡质量”,怎么提高“死亡质量”?西方有的国家实行“安乐死”,也不失为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。但是,养生家认为最重要的是科学地养护自己的生命,健康地活到自己的“寿限”,各个器官同步老化到一定程度,忽然风吹灯灭,幸福地走完自己的人生路。

没有质量的长寿对自己是一种惩罚

猜你喜欢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400-868-1968

邮件:wankanglai@126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5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
关注微信
返回顶部